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四百九十九章梁府大乱





  这下好了,从前所做的腌臜事情都被抖了出来,还是被身为宋景湛副将的叶朔风抓住,那么多被囚禁的女子,那么多摆平都来不及的证据就放在眼前,梁府的人终于慌了。

  身居高位的主母坐在上首,染了红色蔻丹的长长的指甲神经质的一下下在桌子上敲打,那桌子是上好的梨花木所做,发出一阵阵厚实的“嘟嘟”声响。

  “你们好好的做这些事,怎的冷不丁就给那叶朔风发现了啊?”

  沉默半晌,她崩溃的捂住脸,幽幽哭咽从她嘴里发出:“怎么就,让那煞星给发现了呢?”

  堂下众人面面相觑,过了好半晌,从不知哪个角落发出一声微弱的人音:“主母......那现在怎么办?”

  “怎么办......”女子颓然的往后仰倒在榻上,泪珠依然连续不断的从她脸颊边落下,她怔了一会儿,最终还是苦笑一声:“还能怎么办?早点收拾细软回家去吧,或者跑到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......”

  说到一半,她突然顿住,急急起身就下了上堂,一贯以雍容华贵形容的妇人跑起来也没了这股风范,众人还愣着,就听到她远远的走开了,只有微风带来她的残碎话语。

  “你们都快些收拾细软回家吧,趁着那煞星还没有带着人来包抄咱们梁府......早些跑了吧,能跑一个是一个。”

  ʲô?!

  这话在众人心中似乎都是敲了一记响鼓,“嗡嗡”的振着人听不清楚。脑子里还没有反应过来,身体却已经是知道了什么似的,颓然的膝盖一软,差点就跪在地上。

  梁府......真的要完了?

  这个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了梁府的每个角角落落,本来是只有主子和贴身丫鬟侍卫知道的事情,现在全府都已经清楚。丫鬟婆子们在自己的房子里抱成一团开始哭泣,对于他们这些从小就来到这里当奴仆的人,梁府就是她们的家,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,不跑,那就等着抄斩,会死。可要是跑了,她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去做些什么,到最后,依然是饿死的命啊......

  想到悲哀处,终是忍受不了自身的情绪,鼻子一酸竟哭出声来。

  而这哭声似乎是有着非凡的感染力,自从第一个起,就一个接着一个的开始,从一开始的小声呜咽再到最后的嚎啕大哭,这情绪来的如此猛烈,声音如此的撕心裂肺,简直是听者落泪闻者伤心。

  丫鬟婆子们都是这样,主子们更是不必说。一两个庶出的姐妹扎堆坐着,怎么说也经受过良好的教养,她们无法像仆从那样毫无形象的哭出来,却也觉得心中悲极,眼泪断了线似的流出来,没有人劝,也停不住。

  哭了半天,才有人想到要收拾行李与一些值钱的物品,于是一边流着泪一边起身,拉开自己平日里梳妆打扮用的柜子就乱拿一气,也不管什么金的银的全往兜里塞,塞着塞着看到一旁柜子上摆着的玉如意,也一勾手将它拿了过来,一边动,嘴里还不停地超一旁的仆人说话:“快,给我把这些值钱一点的东西都包起来,我床底下攒着的银票也快些拿出来,等我们收拾好了东西,就快快的逃命去......不然等到那些子凶神恶煞的官兵来了,我们一个都跑不掉!”

  这才有几个较小年纪的丫鬟回过神来,连忙起身来帮忙,她们比这些娇生惯养的小姐们所做的活多,手脚也比她们麻利,等到都收拾好了,才有个丫鬟怯生生的开口:“奴婢......奴婢想要继续跟着小姐......不求其他的,只要有个能收养奴婢的地方就好了。”

  以小见大,这样的情景不止一处,甚至是有更疯狂的侍卫,趁着此时府中人人自危,应接不暇,竟然大着胆子去抢或者去偷摆放在厅室内的物品。

  对于他们男子来说,梁府没有了还可以去其他地方谋生,到底都是靠自己力气的,和那些娇滴滴养在闺阁里,只知道琴棋书画风花雪月的小姐可不一样。而梁府这个地方,怎么说也算是一方巨擘,那些厅堂都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地方,摆放的一个个宝物都价值不菲,就是那茶杯茶叶,也是从各个地域进贡的极品好茶,由皇宫分出一点送到梁府来。

  这些好东西,只要一点点,就可以抵得上他们辛苦一年的时间,既然这样,为什么要放过这大好机会呢?反正这个时候人人都顾着去逃命,也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的,更不要说追究了。而等到之后叶朔风带着军队来抄了梁府,那个时候什么人也都不在了,也就更不存在要拿回东西这一说了。

  抱着这样的想法,梁府被破坏的千疮百孔,除了一些假山水池之外的自然景观,其他地方就没有能完整保存下来的,就连大厅里的柱子上雕刻的龙,也有人凑合凑合将上面所镶嵌的宝石拿走。

  大门前,一个侍卫背后背了极大的包裹正往前走,他身后有个衣着也算不错的女人追着,脸上抹着脂粉,倒是长了副好姿色,可以依稀认出是哪个院子的姨娘。

  她提着裙摆快步跑上来,因为不习惯还差点摔了一跤,刚刚稳住身子,没有来得及说话,就听到那侍卫在一旁不耐烦低吼“滚开”,踢了她一脚后不耐烦的匆匆跑出大门了。

  姨娘一声惊呼,大概是自从生下来还没有被人这样对待过,不知是气的还是怕的,哆嗦了几下,白眼一翻晕了过去。

  大门前有着两个极为威武的雄狮伫立着,睥睨看着这场闹剧。

  门前有零散的两三个行人,看到这情景都是不约而同的驻足,三三两两的小声议论起来。人堆越聚越大,渐渐形成了一个半圆的拱形,大家看着从那大门中断断续续跑出来的人们,身上各个都背着一个极大的包裹,跑的踉踉跄跄却也不愿意放下,不禁叹了一口气,说不上来是同情还是怜悯。

  看来这次,梁家是真的要完了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