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31章





  真正是几人欢喜几人愁。也有以为自己不能中的,却中了。以为自己处事英明的人却没中。但有不服,也有卷宗可以查看。

  有些书读得好,事却说得乱七八糟的,竟还被人在卷上批了‘狗屁不通’四个字。羞得扭头就跑,后面一堆人跟着笑。

  中选的人中,又分了上等与下等出来。

  下等直接就得了信,到吏部记名,便回去等消息。上等还要再考。其中又分出上下来。下等拿了名次,仍去吏部记名。就这样考了十轮。最后选了五个上等出来,受皇帝陛下召见重生之超级男神。最下等那些,都喜气洋洋地带着幕僚上任去了,最上等的这些人还没有着落,朝中却闹出了巨案。

  事发只因为有个妇人击鼓鸣,事因是,她哥哥长时候不在家,她嫂嫂偷人,奸夫□□欢好时,她嫂嫂捂死了自己亲生的儿子。

  原也只是件小案,由治官主理。可一查,却发现她哥哥早就不在人世,族里把人埋都埋了,家里人竟不知情。

  再往下查,这她兄长还是个英烈,当初随皇帝陛下战过陈王。兄长战死,朝廷还给了封赏的。那妇人便不服,转而要告族人昧了兄长的赏钱。族长被抓来怎么肯认,说跟本没有赏钱这回事。尸首也是长房那边的人令人领回去埋的。竟扯到了刘阁老身上。

  这事情便大了。

  都城内外,都在说这个案子。

  即是英烈,不说锣鼓喧天地迎回去吧,怎么也不至于偷偷摸摸。都说这里面肯定是有隐情。

  治官这哪里还敢查,他出身寒门,原又不是四大姓的,现在四处打听,也没出个结果来。打了折子上去,层层上递,可宫里没信。皇帝只说让他照实查。

  他胆子都吓裂了。自己照实查?自己算是个什么!即不是世族,可身为寒门,也是个小官,攀不上宋家周家。难道要他这样没根没底的人去查刘阁老吗?

  可皇帝这么说,他又不敢推诿。

  最后查来查去,没有个头绪,但正正好,收到了一张告密的信。

  看完那一张,治官站都站不稳了。

  信上说当时这个军士随皇帝出征,临阵倒戈,竟然是被自己同营军士杀的。但大家身为同袍,人家不愿意告发他,所以没有提这件事。皇帝封赏的时候,还是把他给算上了。

  看口气,应该是同营的人写的。但怕担责,不肯出来。

  可这一来,事情也更大了。

  刘家偷摸把人抬回来,肯定就是知道内情。这个人,他跟陈王有勾结!刘家是知道的。既然知道他是个叛逆,那为什么刘阁老要帮他隐瞒呢?

  这件事,你要真心里没鬼,肯定得自证清白,要上告圣听嘛。

  治官吓得魂不守舍。幕僚便说“已经到了这一步,大夫也只有破釜沉舟了。”事情你已经知道了,你要不说,那就是同谋,知情不报。到时候万一事情暴出来,你这不也跟着是死罪吗?

  治官想想也是。硬着头皮查吧。

  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。还不止他一个人。刘家同天,抬回来总有百人。一个人的话,还能说是这个人自己被人收卖,与刘家无关,那这么多人,你要怎么说?刘阁老事发之后掩藏事实,又要怎么说?

  怎么说都是说不清白了。

  这,这刘氏,这是要谋反啊!

  治官不敢再查,写折子的手都在抖。还怕折子被拦,怀里揣着折子,跑到徐家门口蹲着,等管亲卫的徐鳞出来。心想着,这件事,不成自己就是死,可要成了……心肝都在颤。

  第119章

  第119章

  治官等了三天才遇到从外面回来的徐鳞,终于把折子交出去。

  徐鳞接过去,没有问他是什么。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,转身便上马回宫去了。

  没二个时辰,皇帝便令治官协理宋阁老主审查办刘氏大案。刘氏五服之内具被原地拘禁。刘府外重重重兵把守,家将或有反抗者,皆被当场诛杀。

  都城之内顿时一片消肃。路上行人都少了不少。

  周府里也没有往日的热闹。下仆们走动起来,步子都格外轻。

  大郎院子里关雉听了下仆说完外头的事,只是笑。

  下仆疑惑“万一田家也有事,咱们家可怎么办?”到底是田氏的娘家。

  关雉冷笑“这才是老天开眼呢

  无法自持。”叫人来做好了安排,便使人把大郎找回来,叫他带自己一道,往后院看周老夫人去。

  大郎自娶了亲,关雉为了笼络他,出手大方,他手里又宽泛起来,被叫来时正赌得高兴,回来一听是这件事,哪里愿意“她病了。人都认不得你看她做什么去?”

  关雉说“她病不病,也是周家的老夫人,你的祖母,母亲的婆婆。”

  大郎还是不愿意,想说什么,看看关雉身边人多,下仆好几个在伺候,使眼色叫她们下去。

  那几个下仆却不理他。

  大郎气狠狠往关雉看。关雉示意,那些下仆才下去。

  大郎等她们走了才说“你才嫁来,家里什么样子,你恐怕是心里没数。”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“老夫人这个病,是治不好的。”有田氏在,她的病就好不得。治好了她,再让她来祸害家里人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