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_分节阅读_16(2 / 2)

周小云深知不能正面抵抗只能曲线救国的道理,笑着撒娇:“妈妈,我就不剪了吧。你看叔叔生意这么好这么多人在等着呢。”

这倒是,不少人都在等着他们一家剃完好过来剃头呢!

“可是,你的头发也太长了,梳起来多费事啊。”

赵玉珍天天家里地里忙活,几个孩子一院的鸡鸭圈里的猪都得喂饱,哪还有精神替孩子扎小辫呢?

“妈妈,你忘了吧!我的头发都自己梳的啊,不占用你时间。你让我把头发留着吧,我喜欢扎辫子,短头发像男孩子一样。”

周小云自从头发过耳就开始用彩色的皮筋给自己梳小辫,从不用赵玉珍烦一点神。

赵玉珍无话可说,孩子头发既然不用自己替梳就随她吧!

周小云成功的打消了赵玉珍的念头保住了自己的小辫,心里也挺高兴。头发也没什么好洗发水来洗,难免有点枯黄,不过倒还算柔顺。周小云打算着以后弄点芝麻来吃,改善一下发质。

到了家后,赵玉珍开始忙起了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年夜饭。

方桌上摆上了几大碗菜,有烧鱼有烧鸡有肉丸还有炒鸡蛋,农村人都讲究过年的几大样荤菜“鸡鱼肉蛋”都有了。

这一顿饭吃的周家兄妹个个肚子圆溜溜的,小宝吃了不少的鱼让赵玉珍很高兴。

吃完饭后,周父进屋里拿东西去了。

大宝兴奋地不得了,周小云也被他感染了,期待起压岁钱来。

平时零用钱很少几乎没有,最多给一角两角的买些铅笔橡皮。谁愿意兜里空空如也呢?可惜家里不宽裕,大宝和周小云身上有钱的机会极少。

周父开始挨个的发压岁钱了,大宝是老大先拿到了红包,打开一看是两元,“噢”的大声叫了起来。

两元钱啊,够买好多小玩意了。尤其是那种过年时男孩子爱玩的“洋火鞭”,像火柴棒大小拿出一根划着一扔就是一阵巨响,一毛钱一盒,大宝眼馋了好久。现在终于有钱买了,大宝能不高兴吗?这时大宝数学灵光起来,算算够买二十盒了,一天玩两盒都行。

周小云打开自己的一看,不出意外也是两元。她没像大宝那么夸张,很有修养的微微一笑,盘算着来年去买一支毛笔来练字。

小宝没念书压岁钱少了些就一元,就这也够小宝开心的了。拿着崭新的一元钞票和哥哥蹦做一团。

二丫最小象征性的得了五角钱,她喜滋滋地把钱揣进兜里,惹来父母的一阵笑。

第三十六章 愉快的新年

天刚蒙蒙亮,周小云就被阵阵鞭炮声吵醒了。枕头旁边放了一小片糕得趁着没说话前吃了,意为开口糕取其谐音即“开口高”。

两口吃完绵软香甜的糕,那股甜意在口中久久不散。这是周小云最爱吃的过年食品了,可惜只有过年才有卖平时想买都买不到。而且这时的糕味道也非常正宗,商家都比较实在很少掺假,不像后来卖的糕有的甚至还没蒸熟。

周小云把一次都没穿过的新棉袄棉裤穿上了身,做的时候赵玉珍特地做的稍大了一些以留来年继续穿,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合身的。

周小云特意去照了镜子,镜子中的自己又大了一岁已经七岁了,个头比半年前的自己高了一些,人也稍胖了一些不像那么干瘦了。

周小云利落的用彩色的皮筋把头发扎成两个羊角辫,衬着粉红的棉袄脸色分外白皙眼睛格外亮,怎么看都是可爱女生一枚,这才满意的出去了。

“爸爸,新年好。妈妈,新年好。”

周父和赵玉珍笑着应了,让周小云吃早饭。

早饭有菜肉饺子叫“弯弯顺”,还有糯米汤圆叫“元宝”,吃的时候可不能乱称呼,说错了是会被责骂的。

周小云搞不懂这些称呼都是哪来的,反正照着喊总是没错的。

吃“元宝”的时候居然还吃到了一角钱的硬币,这又是一个意外的惊喜。照例这一个硬币是贴在墙上的年画上的,等过了正月十五才能抠下来用,这一角就归周小云所有了。

吃到硬币被认为是好兆头,新年有好运。赵玉珍一大早就用开水烫了四个一角硬币包在了大大的汤圆里。

周父第一个吃到了,也是眉开眼笑,直道今年会有财运。

赵玉珍也吃到了一个,再加上周小云吃的这个,汤圆就只剩一个有硬币的了。

大宝见周小云把粘乎乎的硬币贴在年画上,眼红的不得了,嚷着也要吃一个有硬币的汤圆。其实大宝从不爱吃甜的,为了一角钱和所谓的好运,这也算是大宝的巨大牺牲了。

等四个汤圆下肚还不见硬币踪影,大宝开始着急了。用筷子一个个把大碗中的汤圆夹成两半,总算如愿以偿的在碗底夹到了硬币,他乐颠颠的把硬币也贴到了年画上。

等小宝和二丫吃过饭,兄妹四人开始挨家去拜年了。

第一站就到了大伯家,大妈抓起了大把地瓜子、糖和油腻腻的炸面果子给孩子们。周小云客气着拿了一两个意思意思,大宝倒是把口袋塞的满满的。

意外的惊喜是大伯给几个孩子每人一元压岁钱,小宝虽小可也知道钱是好东西连忙接过收进口袋里。

周小云抵了抵小宝:“还不快说谢谢大伯。”

小宝依言照做,大伯连声夸孩子懂事。

二丫有学有样,奶声奶气地说:“谢谢大伯。”惹得大伯大妈都笑了起来。

大宝见有压岁钱眼早已放光了,嘀咕着和周志海冲出去买洋火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