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一百零六章 王府侍读(1 / 2)

醋溜中文网 www.clzw.com,最快更新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!

白云寺

李常笑前脚才踏进寺门,宫中的永徽帝和武皇后就得到了消息。

武皇后兴冲冲地拉着永徽帝从宫门一路杀来。

这是永徽帝登基以来,屈指可数的几次出宫经历。

一时间,不少得到消息的臣子纷纷议论。

有年轻的官员不解问道:“那僧人是何等来头,竟然惊得陛下亲自上门。”

李常笑离开长安的这十年。

朝廷新旧官员更迭,伴随着老一辈臣子的离开,新面孔日益增加。

李常笑这个与武德帝同一时代的老人物,自然也随着同时代之人的接连离世,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野。

世人只知道,长安的白云寺香火鼎盛。

却不知,这寺院的鼎盛从来只系于一人身上。

只有为数不多的贞观朝老人,尚且记得李常笑这一号人物。

马文周正是这样一位老资历。

他凭着踏实的性子,还有对大唐的忠笃,如今已是正三品的“参知政事”,兼领宰相之职。

马文周望着一群讨论的后生,淡笑着说道:“这位可是英国公的师尊,早在我大唐立国之前,就与太祖皇帝结下深厚的情谊。”

听闻此言,不少年轻官员大惊失色。

他们不确定地问道:“大人,您说的难道是老英国公?”

马文周知道他们在惊讶什么,抚续一笑:“当然。”

“英国公是古稀之年辞世的,这老僧既然作为英国公的师尊,恐怕已是人瑞了吧?”

“有关这点,就连老夫也没有明确答案。”马文周摇摇头:

“马大人,这其中会不会有诈。倘若是贼人的计策,陛下与娘娘贸然前往,怕是会有危险。”、

有怀疑李常笑身份的,这时出言提醒道。

听完这话,马文周直接笑出了声。

他看着出言的官员,笑着说道:“陛下与娘娘都是这位东来大师看着长大的。你若不怕被贬斥,尽可以去进言试试,老夫绝不阻拦。”

同一时间。

白云寺

李常笑走到自己的禅院,里面的一切陈设皆如他当年离开时的模样。

他熟练地取水煮茶,安静地坐在院前的石桌旁。【1】【6】【6】【小】【说】

莫约一刻钟之后。

外头响起了仪仗的声音,还有披坚执锐的羽林军将士。

永徽帝与武皇后携手而来,一眼就看到石桌对面熟悉的人影。

武皇后面露惊喜:“大师,你真的回来了!”

永徽帝也行了一记晚辈的礼节。

“明文拜见师祖。”

闻言,李常笑点点头,将泡好的茶水推至面前,笑着说道:“陛下与娘娘,快请就坐。”

待坐定之后,武皇后迫不及待问道。

“大师这十年去了何处,照娘一直派人寻找,却不见踪迹。还有,您又是何日到的长安……”

平日素以清冷形象示人的武照,这时却显得无比健谈。

反倒是性子温和的永徽帝,今日的话不太多,可他看向李常笑的眼神中分明带着几分疑惑,似乎也想弄明白这个问题。

李常笑早有预料,于是不紧不慢开始讲起他的故事。

常言道: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

这句话流传了这么久,肯定有他的道理在。

至少对李常笑而言,走这么一趟,也算是清楚了大唐的盛世究竟是什么。

这不是简单的两个字,而是真切地让百姓老有所依,壮有所用,幼有所养。

而恰恰这些最朴素的内容,往往是高居云端的大唐天子难以看到的。

李常笑既然有这个机会上达天听,自然也愿意让他们知道。

譬如辽东和燕云,戍守边关的将士固然可歌可泣,但另一方面,他们侵占田亩、压迫百姓也是罪无可赦。

还有剑南道,吐蕃的曜日松赞离世。

当年的大相东赞再度起复,虽说有当年李常笑的佛法镇压,可却抵挡不了吐蕃贵族征战的野望。

蜀王李元景日益苍老,朝中投机者蠢蠢欲动,妄图以这一位无愧江山的蜀王,作为自己在朝堂的晋升之资

……

李常笑像是讲故事一般,叙述他所见不公之事。

永徽帝的眼神也从最初的淡然,逐渐变得凝重,到最后甚至有几分愠色。

再对上李常笑的目光时。

永徽帝在其中似乎看到了皇祖,看到了父皇,一种难以言喻的羞愧感持续积累,直至无以复加的地步。

他面露愧色:“是朕有愧于万民。”

此话一出,武皇后立即握紧他的手,眼神中充满鼓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