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14节(1 / 2)





  裴然低笑出声,哄着哄着气氛就有些不对劲儿了,在尤念皱着眉想要把人推开的时候,裴然冰冰凉凉的吻落在她的肩膀上,他柔声诱.惑:“念念,我长得比萧辞好看多了。”

  “……哦。”尤念觉得他有点不要.脸。

  “所以咱们的宝宝一定比他家的好看。”

  “嗯。”这话还听着有些意思。

  “来,我们继续生宝宝吧。”

  尤念:“…………?!”

  .

  如尤念之前幻想的那样,苏糖家的宝宝是越长越好看。

  满月宴的时候,小婴儿的皮肤已经变得白嫩嫩的,她睫毛长长眼睛清澈黝黑,还真的是长了一双漂亮的凤眸。尤念看到的第一眼心中就柔软成一团,苏糖摸了摸自家女儿的小手笑着对尤念说;“念念,你也快点生一个宝宝吧。”

  这段时间以来,苏糖眼看着尤念和裴然的关系越来越好,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反对了。虽然她仍旧觉得裴然此人坏到冒泡,但身为颜值控的她对他那张脸还是很满意的。

  趁着萧辞应付客人的时候,她拉过尤念小声商量:“念念,你长得这么漂亮,裴然也好看,将来你们生的宝宝也一定很好看。”

  “如果你生的是个男孩子,咱们就订个娃娃亲吧,反正他们以后要一起长大,互相有个陪伴多好呀。”

  尤念听着十分的心动,回去后她问裴然:“你觉得苏糖家的宝宝怎么样?”

  “倒是真变漂亮了。”裴然这是说的真心话,“不过我看那孩子性格随了苏糖,将来肯定也是个小魔王。”

  小魔王好啊。

  尤念在心里默默回了一句,其实她小时候就特别羡慕苏糖的性格,活泼大方又没心没肺的,看着软绵绵但从不受人欺负,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也敢迎难而上,闹腾却懂事,明明就特别可爱。

  就这么想着,尤念就更加满意苏糖家的宝宝了,“那……”

  她组织下了语言:“那你是喜欢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呢?”

  裴然想也没想就回答:“你生什么我就喜欢什么。”

  倒是不挑。

  尤念高兴了,她主动靠过去拉住裴然的手,声音软软脆脆的:“我希望是个男孩儿。”

  “念念喜欢男孩儿?”

  “不是的。”尤念解释:“因为我要是生个男孩儿的话,这样就可以和苏糖家的宝宝订娃娃亲了。”

  “你看啊,我和苏糖是从小的闺蜜,你和萧辞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,如果咱们俩家结亲那就是亲上加亲,他们从小青梅竹马还能一起长大,上学的时候也不会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了。但是不能拿你和我当例子,毕竟你以前坏。可是萧辞对苏糖好啊,他们上学的那会儿……”

  “等等。”裴然收紧掌心中的小手,没忍住打断了自家小妻子的长篇大论。

  “你想……和苏糖家那小魔王订娃娃亲?”

  尤念眨了眨眼睛:“怎么了?”

  裴然好笑:“你可别害你未来的孩子了。”小魔王是谁都能降服的了的吗?

  裴然用自己的审美观替自己未来的孩子下了决定:“找老婆还是要找文文静静的小淑女,就像你这样的又乖又柔软。”

  尤念莫名间就被裴然撩了一把,但是她还是喜欢活泼闹腾的小姑娘,于是,还没生出孩子的两个人,在给未来儿子选老婆的事情上,发生了第一次分歧。

  “……”

  可能是有了这件事,尤念就更加想要个孩子了。

  她忍不住就想自己孩子将来是什么样子,规划着他的人生,还和苏糖一起去逛童装店,讨论着要给孩子报什么样的兴趣班。

  然而半年过去了,尤念的肚子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,这让她有些着急。

  尤念在床.事上从不主动,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她脸皮薄,而裴然又特别主动,第二么,就是裴然在这种事情上将强势发挥的淋漓尽致,而且他还总爱玩些丝带手铐的小情趣,尤念因他对这种事有些小阴影,所以有时候还有些怕和他那个。

  然而当尤念备孕半年还没有怀上的时候,她平时第一次主动扑倒了裴然。

  当她把人按在大床上的时候,她耳朵红红的根本就不敢看裴然,只是把脸埋到他怀里撒娇道:“裴然,我真的好想要个宝宝啊。”

  眼看着自己的朋友一个个结婚后都有了孩子,再加上学校的同事也经常问她什么时候要宝宝,尤念忍不住就焦急起来。

  她还想着让苏糖家的女儿和自己未来儿子结亲的事情,所以越想就越焦急,她忍不住担心,如果她一年两年的还没怀孕,到时候苏糖家的宝宝长大了,那她就没有机会了。

  裴然轻轻安抚了下怀中抽抽搭搭的小妻子,柔声哄道:“乖啊,你想要咱们就生。”

  “可是我生不出来啊!”她抱紧裴然蹭了蹭,忍不住乱想:“裴然你说我是不是有病?”

  “别乱说,我家念念健康着呢。”

  “可是都半年了,我的肚子还没有一点动静,要不然我去医院查一查吧?”

  尤念最近是越来越焦急了,可裴然对此却无半分焦虑。他不仅不焦虑,反而最近碰她的次数也越来越少,有几次还夜不归宿连夜在公司加班。

  想到这一点,她不由幽怨的补充了一句:“你最近也一点都不勤奋。”

  裴然被她噎了一下,想笑又觉得脸疼。

  他这是被自家妻子埋怨自己不够努力‘疼’她呢?

  “念念,我最近只是有点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