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6章 大萧条之祸(2 / 2)


可是,对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这种亿级规模的超级霸权来说,那就不行了。

在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,纽兰联邦的失业率接近百分之三十,梁夏帝国的失业率也超过了百分之二十。

这是什么概念?

按照家庭人口计算,纽兰联邦有六千万人、梁夏帝国有一亿人处在吃了上顿没下顿,随时有可能饿肚皮的困境之中。

多造几条战舰,让这些人吃饱饭?

显然,这很不现实!

别说几条战舰,哪怕多造几支舰队也无济于事。

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的巨大体量决定,只有对全球格局重新洗牌,重新划分殖民地,重新瓜分市场与资源,才能走出由大萧条产生的困境,创造出一个能够稳定存在数十年的和平局面。

当然,重新洗牌肯定需要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。

其实,这也正是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在扩充军备的时候,跟布兰王国与狭夷皇国存在的本质区别。

什么意思?

高瞻远瞩与鼠目寸光的区别!

自始至终,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都在朝着最后目标,也就是通过一场大战,在重新洗牌之后,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霸权,成为国际秩序与利益架构的制定者与维护者,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宰。

为此,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在扩军的时候,都非常全面,以夯实基础为首,注重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。

布兰王国与狭夷皇国呢?

最多只是把扩军当成解决经济危机的手段,没有更加长远的打算,哪怕有,有没有能力实行。

两年多前,帝国海军就提出每年建造四艘主力舰的长远规划,而且得到了帝国内阁与论议两院的支持。在拿到拨款之后,帝国海军在新历97年启动第一轮建造计划,在四家造船厂各订购了一艘主力舰。此后在98年与99年,也各下达了四艘主力舰的订单,造舰计划得到了全面落实。

关键,帝国海军把航空母舰也算作主力舰。

纽兰海军没有把航母当成主力舰,不过同样以每年开工三艘或四艘的速度,开始稳步扩充舰队的规模。

只是,就如前面提到的,扩充军备对经济产生的帮助远没想象的那么明显。

大萧条的余波还没散去,梁夏帝国的经济依然很不景气。

要说什么的话,也只是比十年前好了一些,至少民众对未来不再那么悲观,开始积极的面对挑战。

哪怕生活依然艰辛,只要有希望,就有积极向上的动力。

其实,帝都的变化也非常大。

最明显的,就是郊外的机场。

虽然民用航空还在萌芽状态,飞机只是少数富人的玩具,但是经过二十年飞速发展,飞机早已为民众熟知。

用来运输邮件之后,飞机的下一个用途就是继汽车、货车与轮船之后,成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