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阿梨第79节(1 / 2)





  可到了午夜时候,阿梨却发起了烧。

  薛延一直未睡,在心中想着白日在邱府听到的那些话,陛下要来宁安巡访。阿梨闷哼的声音他听得清清楚楚,薛延心里咯噔一声,忙下地点着了烛火,待看到阿梨满面汗水之时,心头猛地一刺。

  他扑到阿梨身边,不住抚着她头发,低声问,“梨宝,梨宝,你怎么了?”

  阿梨呼吸急促,从手背向上起了红色的小疹子,缩在薛延的怀中颤着。

  那一瞬,薛延真的觉得他快要死了。他艰涩咽了口唾沫,小心将被子给阿梨掖好,而后转身冲出门。大夫几乎是被薛延拽着脖子给拖过来的,好在来的及时,数针下去后,阿梨的病情总算稳定,但面色却失了以往红润。

  大夫面色严肃,转头问,“是不是给她乱吃什么东西了?”

  薛延立时便就想起晚上那碗带着腥气的药,他猛地看向呆立在一旁的仆妇,眼眸赤红,带着杀意。

  仆妇被吓得瘫在地上,哆嗦着道,“没有啊,都是按着药方来的……啊,只是添了二钱韦姑娘送来的鹿茸。”

  韦翠娘一直在旁边,闻言惊诧道,“我何时送了鹿茸来?”

  仆妇快要哭出声,“就下午时候,你遣了个小丫鬟来,递给我一包药,说是鹿茸,好不容易买来的……”

  薛延急急问,“那包药还剩下了吗?”

  “剩下些。”仆妇强撑着爬起来,擦着眼泪往外跑,“我给你拿过来。”

  她本是想私留一些给家中儿子待会去补身子的,但现看着薛延动怒,也不敢再动什么歪心思了,赶紧都交出来。大夫看了一眼,当即便道,“这是乌头和贝母,和鹿茸相差了十万八千里,怎会认错的!”

  仆妇嚎啕大哭,“我一妇道人家,生在乡下长在乡下,哪里见过这种稀罕东西,听着名字便就当作是宝贝,没管那许多……”

  大夫恨铁不成钢,指着她道,“你可快要害死人的!本草明言十八反,半蒌贝蔹及攻乌,乌头本就是大毒之物,与贝母同服更可危及生命!妇人之愚,妇人之愚,你怎么就不多问一句!”

  仆妇道,“可我也喝了,仍旧好好的。”

  大夫道,“你是什么样的身子,她是什么样的身子,这可怎么能比的!”

  二人吵得不可开交,仆妇捂脸痛哭,而薛延一直铁青着脸站在一边,神色狰狞似要食人。又过一会,他忽的上前拽住那仆妇的领子,低声问,“给你送药的那个丫鬟长什么样子?”

  仆妇颤巍巍地回忆,“十三四岁,平凡相貌,只眼尾一颗红色小痣,分外引人注目。”

  薛延当即便就忆起那个邱云妡身边的小丫鬟,他腮上肌肉紧绷,拳头紧握,下一瞬就要冲出门。韦翠娘手疾眼快拉住他,问,“你做什么去?”

  薛延一字一句道,“我杀了她!”

  他未说名字,但韦翠娘一下便就猜到那是谁,她眼圈也有些红,不敢放开薛延的袖子,高声道,“你以为你是谁,铜头铁臂会七十二变吗?你只会把自己的命也搭进去,我看你是活腻了!”

  薛延猩红着眼睛冲着她吼,“我顾不得那么多!”

  韦翠娘眼角有泪,耐下性子,低声劝慰,“薛延,以卵击石毫无意义,你且等等,就算咱们要送命,也不能死在那人手里,你说对不对?”

  五月底是个好时候,不凉不热,最为宜人,墙角的花儿都开了。

  可薛延只觉着浑身上下都冷透了。

  屋子里静的让人发慌,仆妇和大夫面面相觑,不知道薛延为何忽然发疯。

  薛延看着安静躺在被子里的阿梨,她从来都是个无害的人,娇弱温柔样子,无论对谁都是轻言慢语的,她那么好,未曾做过亏心事,可为什么有那么多亏心人要把矛头指向她,这是不是太不公平?

  薛延做了这辈子最疯狂的一个决定,不顾一切,破釜沉舟。

  第112章

  待人都走了后, 屋子又成了原来的安静模样,浓重的药味飘散在空气中, 苦涩得让人心头发慌。

  薛延在阿梨的身边坐下, 眼睛贪婪盯着她面容,一寸寸细细地看。

  过不知多久,他忽而轻声开口,“阿梨,我做了个决定, 很鲁莽,不知你会不会怪我。”

  顿了顿,他又笑了,笃定道, “你不会怪我的, 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会与我站在同一边, 你信任我,我知晓的。”

  衣衫已经褶皱, 薛延褪下去, 而后脱了鞋子躺到阿梨身边。他两膝曲起,将身子蜷成一团,双手捧着她的,漫无边际地说着闲话。这姿势亲昵非常, 甚至能听见阿梨微弱的心跳声,薛延恍然觉得回到了很久之前,阿梨还健康活泼的时候, 他们紧靠在一起聊着白日种种琐事,幸福甜蜜。

  当决心放下一切奋死一搏之后,便就释然了。薛延神情轻松,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收不住。

  到了最后,不免又开始憧憬触手可及又像是远在天边的未来。

  薛延说,“梨宝,若是以后你好了,我也还活着,我便就带你回扬州,好不好?我想,比起宁安,还是那里更适合你些的,风柔水暖,画舫成行,不似这里的寒风会冻伤了你。我还想看你穿一身浅蓝色裙子走在青石板路上的样子,再打一把花伞,桥头是绿柳,远处有商船,多好,我还未见过呢。”

  他笑了笑,用胡茬摩擦着阿梨细嫩的手背,低低问,“你说是不是?”

  屋里安安静静的,只有细微的气息声和烛火燃烧的声音,薛延轻轻咬了下阿梨的手指,温声道,“睡罢,明日一早来宝怕是又要来闹你。他长高了许多呢,但是却愈来愈听话了。以往他不懂事的时候,我生气,现在乖下来,我又心疼,总觉得亏欠于他……你说是不是世上所有的爹爹均是如此?你这个做娘亲的也是一样吧。”

  天已经灰蒙蒙快要亮了,薛延也终于觉得困倦,揉一把额角,转身吹了灯。

  他没瞧见,阿梨的眼角滑过一滴泪,转瞬隐入鬓中,只留下一道濡湿的痕迹。

  半个月一闪而过,安稳的像是柔静水波上一艘望月的船,所有人甚至都忘了不久前薛延曾几近疯狂。

  六月九日,周帝抵达宁安。

  他是个好皇帝,至少是真的心系百姓的,一路轻便出行,竟是比送殿试喜报的官差还要快上一些。邱时进 早先一步得到消息,带着一众官差在城门口等候,又命令百姓簇拥着列在街道两旁,一齐叩拜行礼,呼声震天。

  连年大旱,宁安城外的麦苗已近倒伏在地,百姓缺食少穿,大多面色干黄,衣裳打着补丁。

  但亲迎仪仗却近乎奢华,八乘轿辇,顶棚四周坠着龙纹金铃铛。

  周帝几不可查地皱了皱眉,低声问,“不是说过,一切从简的?”